重慶房產稅抑制高檔房消費
與其他城市不同的是,重慶于今年1月28日在全國率先啟動了房產稅開征試點工作,對部分商品房征收房產稅。根據重慶市公布的個人住房房產稅征收管理實施細則,重慶市將對主城區個人擁有的獨棟商品住宅,個人新購的高檔住房征收房產稅。獨棟商品住宅和高檔住房建筑面積交易單價達到上兩年主城九區新建商品住房成交建筑面積均價3倍以下的住房,稅率為0.5%;3倍(含)至4倍的,稅率為1%;4倍(含)以上的稅率為1.2%。專家認為,重慶房產稅的意圖十分明顯,主要目的是限制別墅等高檔住房的消費,增加房產持有成本,遏制高端住房消費和投機炒房。
記者了解到,房產稅試點工作開展4個多月以來,效果開始顯現,主要表現在高檔住房出現了“量價齊跌”態勢,商品住房供應結構得到優化,部分購房者購大房、買高檔的消費觀念得到轉變。
首先,房產稅政策對房地產市場的“約束效果”已顯現。房產稅實施后,高檔商品住房項目訪客量出現明顯下降。據調查,多數高檔商品住宅項目樓盤訪客量下降30%-50%。1月28日至4月30日,高檔商品住房成交25.66萬平方米,占商品住房成交量的7.8%,較去年下降3.1個百分點。群眾住房消費觀念有所轉變,部分購房者改變了買大房、買高檔房的消費傾向,在一定程度上約束了投資投機購房需求。
其次,房產稅實施后,受高檔住房消費需求下降的影響,房地產開發企業對高檔住房的定價更趨理性,價格上漲預期下降。1月28日至4月30日,重慶主城區應稅住房交易價格有所下降,應稅住房成交建筑面積均價為每平方米13140元,較房產稅實施前同類房屋成交建筑面積均價每平方米14678元下降10.48%。
第三,通過對高檔住房“開發供應約束”,起到了優化商品住房供應結構的作用。房產稅政策實施后,部分開發企業開始調整產品戶型結構,將大戶型住房比例降低,減少大戶型住房的供應量,增加告中小戶型住房的供應量。今年一季度重慶主城區建筑面積200平方米以上的高檔住房新開工面積與去年四季度相比下降了4.5%。1月28日至4月,建筑面積戶型在100平方米以下的住房上市量同比增加了20%。